說明:文中所有照片均摘自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話說天中六十年》(1949—2009)
《中共遂平縣委關于全面躍進規劃》文件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很重視國家的經濟建設,毛澤東曾提出要在十五年內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至于要建成強大的工業化國家需要五十年。周恩來多次講到我國的工業化是十年二十年的問題,欲速則不達。在全國實行土地改革之后,翻了身的農民生產情緒高漲,從1951年開始,三年內,農業生產全面得到恢復和發展。毛澤東急于學習蘇聯,提出要將落后的分散的個體農戶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組織起來,讓農民把土地、牲畜等作股入社,成立統一經營且具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合作社。1954年冬全國普遍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村落大的一村一社,村落小的數村一社,各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都有政府工作人員蹲點指導工作,從生產管理到收益分配等項工作還沒摸著頭緒,1956年又發起合并初級農業合作社轉為高級農業合作社的運動,全國上下雷厲風行,這年冬全國農村實現了高級農業合作化,有的叫××農業合作社,有的叫××農莊。這時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其實這只是組織形式的完成,社會主義的生產形式、分配形式又將如何改造,社會主義的優越又將如何體現,人民大眾不得知曉。黨中央的大部分領導同志持不理解態度,認為農業合作化路子過快,條件不成熟,基礎不牢固,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和意見。1957年7月1日,在全國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毛澤東作《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時當眾批評對農業合作化持不同意見的同志,說他們是小腳女人的步伐,同時他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并提出各項建設事業都要沿著這條總路線加快步伐,快馬加鞭,尤以鋼鐵工業是帶動其他工業發展的工業,目前我國的鋼鐵產量還很低,應當來一次全民大辦鋼鐵。今后的任務是:本著多、快、好、省的方針,在工農業生產上來一個大躍進。1958年八大之后,全國上下在“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指引下,轟轟烈烈地大干起來,個人身臨其境,作為過來人,對幾件重大事件作梗概回憶。
一、農業生產大躍進
1958年7月11日《河南日報》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題為“沖天的干勁,奪得了驚人的豐收”,報導了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衛星農業社今年有五畝小麥每畝平均產3105斤,放出了一顆衛星。6月12日《人民日報》又報導了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衛星農業社發出第二顆衛星,二畝九分小麥,畝產3530斤。緊接著《河南日報》以號外報導西平縣和平農業社小麥畝產7320斤,放出特大衛星。之后,《中國青年報》載:貴州省金沙縣禹漠區打壩鄉民豐農業社單季水稻畝產3025斤!度嗣袢請蟆份d:甘肅省文縣景家壩農業社青年突擊隊馬鈴薯畝產17410斤!度嗣袢請蟆肺,毛澤東參觀徐水農業社后于9月1日發表《徐水人民頌》一文中稱:徐水將要發射畝產山藥120萬斤,一顆大白菜500斤,小麥畝產12萬斤,皮棉畝產5000斤,全縣糧食畝產2000斤的高產衛星。同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八大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中說:“因陪西哈努克親王到廣州,在廣東親眼看到番禺縣畝產1,000,000斤番薯,600,000斤甘蔗,50,000斤水稻的高產試驗田。綜上種種,消息是國家權威報社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發表的,無人敢置疑,更無人敢置議,為掩飾那些“烏托邦”數字,競又有人閉上門攪盡腦汁寫出促成高產經驗的報導,其中口號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地翻三尺三,產破萬斤關”等謬誤論調,誤導了地方各級黨委,驅使著羔羊般的人民群眾,誤入迷魂陣,搞深翻地,搞衛星田,搞農業大躍進。
人民公社實行軍事化管理。圖為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社員出工勞動情景
1958年8月,我家鄉所在的黎明農莊劃入確山縣紅色公社駐馬店管理區,實行生活集體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大的村落一村為一連,小村并入大村,勞力分流,青年人進青年營,壯年人去鋼鐵工地,會點技術的進工副業隊,少數年輕女的進鞋廠,服裝廠,農業生產任務主要由婦女承擔。這年秋季作物長勢好,管理區范圍內實行統一指揮,搞農業大協作,勞動沒有固定的場合,一個人一個小行李卷,一個碗兒,一把鐵鍬,三天東,五日西,到處去深翻土地,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每當上工或收工時,隊伍總是齊齊整整,高唱《東方紅》歌曲,大躍進萬歲!總路線萬歲!人民公社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萬萬歲!此伏彼起的震耳口號聲連續不斷。還有些催人奮進的口號如:“大干苦干加巧干,一天等于二十年!”“腿跑斷,眼熬爛,十年任務一年完!”“乘衛星,駕火箭,超英趕美在眼前!”
再說衛星田。公社黨委組織各管理區,生產大隊學習遂平縣?岈山公社經驗,先組團去參觀,又聆聽人家介紹經驗,事后要求以生產大隊為點,都搞試驗田,為明年大放小麥高產衛星打好基礎。各級黨委都明確有專人抓試驗田工作,按照?岈山的經驗,提前選好地塊(臨路、土質好、有水源),組織好勞力(一畝地十個棒勞力、一頭棒牛),準備好應用器械(鐵鍬、平地耙、噴霧器、水車、運肥工具等),務必于9月1日開始,邊深翻土地邊施肥、深翻1米,土層不亂,表層土仍要放在表層,施肥量一定達到畝施萬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