駐馬店市情網

驛城區 | 確山縣 | 上蔡縣 | 遂平縣 | 西平縣 | 汝南縣 | 平輿縣 | 正陽縣 | 泌陽縣 | 新蔡縣
當前位置: 駐馬店市情網 > 歷史 > 文史探秘 >

追憶大躍進時期的幾件往事之農業生產大躍進

時間:2016-04-20 17:55來源:供稿 作者:王化美 點擊:
說明:文中所有照片均摘自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話說天中六十年》(1949—2009) 《中共遂平縣委關于全面躍進規劃》文件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很重視國家的經濟建設,毛澤東曾提出要在十五年內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

說明:文中所有照片均摘自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話說天中六十年》(1949—2009)

《中共遂平縣委關于全面躍進規劃》文件

 

    新中國成立后,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很重視國家的經濟建設,毛澤東曾提出要在十五年內實現我國的工業化,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至于要建成強大的工業化國家需要五十年。周恩來多次講到我國的工業化是十年二十年的問題,欲速則不達。在全國實行土地改革之后,翻了身的農民生產情緒高漲,從1951年開始,三年內,農業生產全面得到恢復和發展。毛澤東急于學習蘇聯,提出要將落后的分散的個體農戶以農業合作社的形式組織起來,讓農民把土地、牲畜等作股入社,成立統一經營且具有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合作社。1954年冬全國普遍成立初級農業合作社,村落大的一村一社,村落小的數村一社,各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都有政府工作人員蹲點指導工作,從生產管理到收益分配等項工作還沒摸著頭緒,1956年又發起合并初級農業合作社轉為高級農業合作社的運動,全國上下雷厲風行,這年冬全國農村實現了高級農業合作化,有的叫××農業合作社,有的叫××農莊。這時對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已經完成。其實這只是組織形式的完成,社會主義的生產形式、分配形式又將如何改造,社會主義的優越又將如何體現,人民大眾不得知曉。黨中央的大部分領導同志持不理解態度,認為農業合作化路子過快,條件不成熟,基礎不牢固,提出一些不同看法和意見。1957年7月1日,在全國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毛澤東作《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時當眾批評對農業合作化持不同意見的同志,說他們是小腳女人的步伐,同時他提出了過渡時期的總路線是: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并提出各項建設事業都要沿著這條總路線加快步伐,快馬加鞭,尤以鋼鐵工業是帶動其他工業發展的工業,目前我國的鋼鐵產量還很低,應當來一次全民大辦鋼鐵。今后的任務是:本著多、快、好、省的方針,在工農業生產上來一個大躍進。1958年八大之后,全國上下在“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指引下,轟轟烈烈地大干起來,個人身臨其境,作為過來人,對幾件重大事件作梗概回憶。

   一、農業生產大躍進
  1957年底至1958年初,毛澤東親自發動并領導的反右派,從現象上看是揪出一部分對黨的某些政策和農業合作化敢于直言不諱提不同意見的人,實質上是震懾黨內成員甚至是領導人員,今后不再給他提不同意見,因此為他以后打出的三面紅旗掃除了障礙。
 

1958年7月11日《河南日報》

 

   1958年6月8日《人民日報》發表文章,題為“沖天的干勁,奪得了驚人的豐收”,報導了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衛星農業社今年有五畝小麥每畝平均產3105斤,放出了一顆衛星。6月12日《人民日報》又報導了河南省遂平縣嵖岈山衛星農業社發出第二顆衛星,二畝九分小麥,畝產3530斤。緊接著《河南日報》以號外報導西平縣和平農業社小麥畝產7320斤,放出特大衛星。之后,《中國青年報》載:貴州省金沙縣禹漠區打壩鄉民豐農業社單季水稻畝產3025斤!度嗣袢請蟆份d:甘肅省文縣景家壩農業社青年突擊隊馬鈴薯畝產17410斤!度嗣袢請蟆肺,毛澤東參觀徐水農業社后于9月1日發表《徐水人民頌》一文中稱:徐水將要發射畝產山藥120萬斤,一顆大白菜500斤,小麥畝產12萬斤,皮棉畝產5000斤,全縣糧食畝產2000斤的高產衛星。同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八大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兼外交部長陳毅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中說:“因陪西哈努克親王到廣州,在廣東親眼看到番禺縣畝產1,000,000斤番薯,600,000斤甘蔗,50,000斤水稻的高產試驗田。綜上種種,消息是國家權威報社和國家主要領導人發表的,無人敢置疑,更無人敢置議,為掩飾那些“烏托邦”數字,競又有人閉上門攪盡腦汁寫出促成高產經驗的報導,其中口號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地翻三尺三,產破萬斤關”等謬誤論調,誤導了地方各級黨委,驅使著羔羊般的人民群眾,誤入迷魂陣,搞深翻地,搞衛星田,搞農業大躍進。

  

人民公社實行軍事化管理。圖為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社員出工勞動情景

 

    1958年8月,我家鄉所在的黎明農莊劃入確山縣紅色公社駐馬店管理區,實行生活集體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大的村落一村為一連,小村并入大村,勞力分流,青年人進青年營,壯年人去鋼鐵工地,會點技術的進工副業隊,少數年輕女的進鞋廠,服裝廠,農業生產任務主要由婦女承擔。這年秋季作物長勢好,管理區范圍內實行統一指揮,搞農業大協作,勞動沒有固定的場合,一個人一個小行李卷,一個碗兒,一把鐵鍬,三天東,五日西,到處去深翻土地,不分白天黑夜的干,每當上工或收工時,隊伍總是齊齊整整,高唱《東方紅》歌曲,大躍進萬歲!總路線萬歲!人民公社萬歲!中國共產黨萬歲!毛主席萬歲!萬萬歲!此伏彼起的震耳口號聲連續不斷。還有些催人奮進的口號如:“大干苦干加巧干,一天等于二十年!”“腿跑斷,眼熬爛,十年任務一年完!”“乘衛星,駕火箭,超英趕美在眼前!”
  與此同時,為修通駐馬店至白石溝的道路(白石溝有鐵礦),管理區調動近萬名農民日夜趕修,正值烈日酷暑,人人赤臂大干,汗如泉涌,有些人嗓子嚴重沙啞,仍在不停呼喊口號,邊喊邊干。只見鐵鍬揮舞,土塊飛騰,人人爭先恐后,剛才還是一條溝,眨眼被填平,昨日是條崗,今日被鏟低,浪高山低頭,要河水繞流的壯觀情景一幕幕展現在眼前。三天時間,長15公里,寬12米的土路竣了工。

  再說衛星田。公社黨委組織各管理區,生產大隊學習遂平縣?岈山公社經驗,先組團去參觀,又聆聽人家介紹經驗,事后要求以生產大隊為點,都搞試驗田,為明年大放小麥高產衛星打好基礎。各級黨委都明確有專人抓試驗田工作,按照?岈山的經驗,提前選好地塊(臨路、土質好、有水源),組織好勞力(一畝地十個棒勞力、一頭棒牛),準備好應用器械(鐵鍬、平地耙、噴霧器、水車、運肥工具等),務必于9月1日開始,邊深翻土地邊施肥、深翻1米,土層不亂,表層土仍要放在表層,施肥量一定達到畝施萬斤。
  按照公社布署,我們第五大隊作好準備,于1958年9月1日在自選的一畝試驗田開了工。按照嵖岈山經驗,為使土層不亂,采取一條溝換一條溝的辦法,邊挖邊填邊施肥。工地上人雖不多,那氣氛確實緊張而又活潑,一天數次高潮,當高潮正興時,既要大干,又要大喊:如“地翻三尺三,糧食堆成山!”“大干苦干加巧干,明年麥粒賽雞蛋!”“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多出力,多流汗,苦戰三年共產主義就實現!”約摸半個小時之后,由指定的組長領唱起革命歌曲《東方紅》、《人民公社好》、《社會主義好》等,緊張地情緒漸趨緩和。他們如此日夜奮戰,吃住全在工地,經過四十天艱苦的拼搏,終于把二畝試驗田打扮成平平整整,中間有路,路側有渠,兩旁并列作畦的園田美姿,準時于10月10日播上種子。播種時特別認真,按照畝播90斤的高密度下種,采用分三層撒播的方法,即以畝播30斤種分畦計量撒播一層后復上一層約一寸的土,如此連續三次。播完之后就澆發芽水,一部水車日夜不停,牛下晌由人接住推,真叫人著急,深翻的土地表平里不平,盡出漏子,半個月時間才澆完一遍水,麥苗已是一片青了。播種多、麥苗密、搶著往上長,12月份苗高已二尺多,天降了一場大雪,麥苗全部倒伏,扶也沒法扶,接著便上凍結冰,細嫩的麥苗全被凍壞了。等雪霽天晴,大田里麥苗雖只蓋著地皮,但顏色青青,試驗田里卻是一片枯萎。上級指示要趁不解凍之際把枯麥秧全部割掉清除出去,每畝追施二十斤化肥,七車土雜肥,再灌一次封凍水,給土壤增溫,保住麥根不被凍死。如此照辦,果于雨水(二月中旬)過后,試驗田里麥苗又返青了。記得來過幾次上級領導視察,也來過幾次參觀團,試驗田負責人也出去參觀過外地的試驗田,說各地情況大致相差不多。以后經過精心管理、追肥、澆水,到麥抽穗時麥秧又長二尺多高。怕倒伏,買來許多竹竿,橫七豎八的綁上架子,誰知抽出穗的麥秧真躺在架子上不再直立。大田麥子收割完畢后,試驗田的麥仍未變黃,鐵青色、有黃銹,經細觀察,麥秧已死。經單收單打,每畝產秕麥420斤,還沒有深翻土地時吃加班的糧數多。事后許多人都說:“咱們命中注定放不了衛星,人家教咱學不會。”還有人說:“可能怪咱們膽子太小吧,不是明喊著: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產嗎?假如咱長出一萬斤的膽就可出一萬斤產的大衛星來了。”
  到了1959年,農業出現大轟隆現象,收割小麥時只講速度,割掉一把丟一把,滿地撒,割不掉用腳踩倒。往打麥場運麥子比跑的快,論次數多,拿不多,跑前頭,會喊口號是先進,背大捆、擔兩捆而走在后邊的是落后,因而路上、地里到處拋撒麥子無人過問,地里麥子草率運過之后,還有一層撤在地上,拖拉機就開進地里犁地,一埋了事。年齡大的人吃過苦,看到這情景,心疼地說:“造孽呀!這明明是遭踏糧食,將來不會有好果。”
  再說鋤地,為了快,一進地人人都象《朝陽溝》中在舞臺那個鋤地模樣,鋤頭草上飛,看誰動作快,合乎一苗不傷,一草不留死的要求,是先進。誰真的一板一眼實實在在鋤地草,肯定被評為老母豬(落后)。在此形勢下,干農活花招百出,在‘大干苦干加巧干’的誘導下,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記得我所在的小組共12人,曾在一天內給96畝玉米定完了苗,向上級報過喜。事后又在這塊地里復查七天;叵肫鹉菚r誰吹的大,誰吹的象誰先進、誰英雄、誰模范。但地里長滿草誰也不追查。又有人喊出“白天戰太陽,夜晚戰月亮,定把糧、棉撐破倉”的牛屁高調。
    眼看地里的草比禾苗旺,白天鋤不掉,有人趁夜間拔,點上汽燈,在地里用木桿搭個三角架,汽燈掛在上邊,人圍在四周拔草,拔完一段再移動一次。誰知此法更是掩耳盜鈴。在燈下有無法數計的各類蟲子飛舞,撲在人身上咬人,人只顧打蟲子,沒有工夫拔草,說說笑笑,戲鬧一晚上,無濟于拔草。這種只講快不求好的生產辦法,其后果自然滑坡。當年秋天上級規定糧食產量指標又高,完不成指標就搞反瞞產,基層干部紛紛被批斗,只得信口開河,昧著良心說假話,上級按照假數征購,過了頂,引致后來的公共食堂斷糧砍火,餓死人。

(責任編輯:admin)
織夢二維碼生成器
頂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線----------------------------
發表評論
請自覺遵守互聯網相關的政策法規,嚴禁發布色情、暴力、反動的言論。
評價:
表情:
用戶名: 驗證碼:點擊我更換圖片
欄目列表
推薦內容
  • 劉備與曹操三奪汝南城

    汝南素有天中之稱,古語云:“得天中者得天下!彼匀昴蠚v來成為兵家的必爭之地。...

  • 北齊古剎北泉寺 顏魯公殉國之地

    北泉寺位于駐馬店市西南5公里處,舊名叫天宮,后改樹佛寺,到唐朝時改名資福禪寺,宋...

  • “中”字的文化意蘊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中”是一個具有極為深厚文化意蘊的字。建筑學上的中軸對稱,中...

  • 駐馬店的千年白果樹

    銀杏樹是生物學名稱,在民間,叫它白果樹,因其果實呈白色。白果樹又叫公孫樹,從栽...

  • 源于駐馬店的戲曲故事

    駐馬店被喻為天中之地,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先后被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為“中國...

  • 追尋孔子在駐馬店的足跡

    王太廣 陳傳龍 孔子一生辦學、傳授思想及學說,修《詩》、《書》,定《禮》、《樂》...

a片在线免费观看